在这里,带你奔赴“星辰大海”

数字海洋生物展项。

逐梦星辰展馆。
日前,由广东科学中心精心打造的“逐梦星辰”与“探秘海洋”两大新馆开放,两个展馆展览面积共4200平方米,通过108件展项,带领公众奔赴“星辰大海”。
“逐梦星辰”馆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主题线索,从宇宙奇点到璀璨神秘的星海、从裸眼观天到利用观天重器、从挣脱地球引力到冲出大气层、从星际航行到建造太空家园,展示了人类在宇宙征程中的一次次探索与超越。通过“超越认知”“超越天际”“超越星系”与“超越未来”四个展区,展馆揭示了人类在认知、技术、价值观等不同维度上的不断突破。
“探秘海洋”馆以“探海之旅”为主题,分为“探秘海洋”馆设置了“海洋起源”“海洋世界”“海洋探索”与“海洋保护”四个展区。它以“人类认知和探索海洋的演进过程”为线索,从“多维”与“立体”的双重视角,深入揭示海洋复杂的演化历程、独特的理化性质与地质特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奥秘,并通过数字交互技术让公众与深海一号、雪龙二号极地科考船、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深入互动,让观众充分领略海洋的浩瀚与神秘,探寻大海对万物生灵以及人类文明的深远意义。
据悉,这两个新场馆是由广东科学中心的研究设计团队打造出来的,记者采访了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邱银忠。
对话场馆打造者:新馆科学艺术深度融合
南都:为什么要把这两个馆设计在一起?两个馆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邱银忠:航天和海洋主题一直以来都是观众非常喜欢的科普主题,我们这次展馆升级改造,特地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让公众可以同时拥抱星辰和大海,也把我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和海洋探测方面的科技成果更好地向公众普及。
为在一个空间讲好两个主题展馆的故事,我们采用交互视角的哲学理念表达,超时空的诗性叙事语言,立体化的参观线路,极尽开阔的行进视野,拟真超现实的宇宙世界和海洋沉浸感,让步入展馆的观众开启一场犹如时空穿梭般的奇妙探索之旅。
从空间布局上,中央交互区的环形天幕以其简约而流动的设计,融合宇宙的浩瀚与洋流的变幻,展现“星辰在上,海洋在下”浩瀚深邃之美,与本馆空间轴心“星桥”共同组成“布局中枢”,巧妙联结并区隔逐梦星辰、探秘海洋两馆。从星空至银河,从生命之蓝至绚丽星云,诠释了本馆“海尽枢宇,列星相鉴”的主概念;
叙事逻辑上,星桥联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海洋和宇宙起源为序曲,以超越未来剧场为终章,隐含着两个展馆的展示线索,呼应“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探索精神。
参观者在星桥上追光而行,既可仰望璀璨星空,又能俯瞰深邃海洋。两大主题展馆既渐进融合,又各具特色,通过星辰与海洋的前景-背景切换,实现了空间与视觉的交互延展,营造了独特的参观体验。哲学理念表达,超时空的诗性叙事语言,立体化的参观线路,极尽开阔的行进视野,拟真超现实的宇宙世界和海洋沉浸感,让步入展馆的观众开启一场犹如时空穿梭般的奇妙探索之旅。
南都:在两个馆里,设计团队最重磅打造的是什么?
邱银忠:重点打造全感官联动的沉浸式体验氛围。呼应新一代科学中心发展趋势,本次新馆更加注重展项交互设计,采用跨域多元展示手段与技术,在传统机电互动基础上,综合运用大型数字媒体、全息投影、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通过数字构建、场景再现、虚实融合等手段,打造全感官联动的沉浸式体验氛围。
同时,强化展示设计中的科学艺术深度融合。展馆设计采用全域解构式的情境化设计,不仅增加了教育的维度,也使得艺术手段的表达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深度和科学内涵。如“海洋保护”展区中设置了一个大型海洋污染场景,艺术家收集了现实生活中人类制造的海洋垃圾,通过装置化表达,使观众如同置身于漂浮各类污染物、阴霾笼罩管道密布的海底,直观感受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对海洋资源的巨大依赖、无节制开采带来的深远影响,提升公众对海洋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既是一种装置艺术,也是科学内容展示的生动载体。
南都:这两个馆有没有加入广东本土特色?
邱银忠:展览结合广东海洋事业发展实际,精心策划“广东海洋”与“红树林”等展项,其中“广东海洋”全方位介绍了广东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状况、未来蓝图规划,并展示广东14个沿海城市独特的自然风光、地域科学技术成就与文化特色,让观众对广东海洋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红树林”展项则聚焦于广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红树林自然景观,深入阐释其生态特性与重要性,旨在增强观众的环保意识,让大家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踏入探秘海洋展馆,堪称海龟界“巨无霸”的棱皮龟标本展项由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提供。其中,棱皮龟是迄今为止地球上体型最大、唯一能到北极地区活动的海龟,其标本极为稀少,在探索海洋古生物起源和演变方面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南都:踏进这两个馆,感觉展项很多很丰富,有没有什么好的观展方法或建议?
邱银忠: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沉浸式观展,我们现场会有讲解员定时讲解,想深度探索的游客可以跟随讲解员的讲解解锁两个展馆的秘密。同时,我们每个展项也都配有二维码,选择自由探索的观众也可以扫码听语音讲解,更好理解展项背景和原理。
南都:未来还有没有新馆计划?
邱银忠:下一步,广东科学中心将持续推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展览。
展品亮点
星际漫游在这个由影像和光影组成的360度全包围的沉浸空间里,观众可以邂逅璀璨的星座、沐浴梦幻的流星雨、穿越绚丽的星云、与神秘的星体嬉戏、跳进深邃的黑洞,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的星空宇宙中,通过动作捕捉和识别技术,观众还可以与不同的星体互动、了解恒星的演化,在引力场中与黑洞发生碰撞、体验时空扭曲,激发观众对宇宙、时空、星体等的强烈探索欲望以及崭新认知。
执行火星任务中国“探火”工程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是深空探测领域从月球到行星的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旨在提高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知,拓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观众在这里可以充当火星科研人员,驾驶火星车完成地形地貌勘探、火星样本采集等不同难度的任务。
数字海洋生物展项融合大型数字交互媒体与镜面无限反射手法,打造出一个全数字构建、全场景再现、全感官联动的沉浸式海洋秘境,观众步入数字海洋空间中,可身临其境欣赏滨海沙滩、浅海珊瑚、深海暗礁及极地冰海等多元生态场景,并通过手势感应、墙面触控与地面互动等体验方式,实现与虚拟海洋生物的超现实互动。这场体验不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海洋生态视觉冲击,还能让他们深入了解各类海洋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感受一个别具一格的“巨型”水族箱。
深海奇航展项通过180度环幕多媒体和动感平台配合,让观众搭乘“深潜器”从海面一直下潜到一万米的海底,感受海洋“奇景”“奇遇”“奇观”“奇迹”,体验一次震撼、难忘的深海探索之旅。环绕四周的环幕多媒体,以其逼真的数字画面,细腻地展现着海洋的神秘深邃。“深潜器”载着观众从波光粼粼的海面缓缓下潜,沿途可见缤纷的热带鱼群,奇幻的海底珊瑚礁,涌动的海洋暗流。到达黑暗幽深的万米海底,会邂逅罕见的深海生物,目睹壮观的热液喷泉,感受极具科幻感的未来人类深海实验场作业场景。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粤爱科
-
悲痛!郭爱克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离世
郭爱克院士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郭爱克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14时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岁。另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方面向记者表示,郭爱克院士近日在桐乡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突然在
-
在这里,带你奔赴“星辰大海”
数字海洋生物展项。 逐梦星辰展馆。 日前,由广东科学中心精心打造的“逐梦星辰”与“探秘海洋”两大新馆开放,两个展馆展览面积共4200平方米,通过108件展项,带领公众奔赴“星辰大海”。 “逐梦星辰”馆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主题线索,从宇宙奇点到璀璨神秘的星海、从裸眼观天到利用观天重器、从挣脱地球引
-
冲上热搜!梦龙上海演唱会取消
4月12日下午,“梦龙上海演唱会取消”的消息,冲上热搜。资料图4月12日,记者查阅大麦APP发现,上海时代文化发展协会与深圳有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取消公告》,称因受极端大风天气影响,原计划于4月12日和13日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的2025梦龙乐队世界巡回演唱会将取消举行。已购票观众无需任何操作,
-
视频|肇庆运动员严海滨:期待明日与苏炳添同组比赛
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1站)举行在即,广东田径队的运动员们陆续到达肇庆。4月10日,广东队肇庆籍运动员严海滨表示,“肇庆就像家一样,每次回来都感到亲切。”本站赛事,严海滨将参加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项目。作为肇庆籍运动员,他认为肇庆是他的福地。“我的第一次破11秒,第一次破10秒
-
声动淮高 麦响青春 —— 淮滨高中2025年学生主持人大赛圆满落幕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美育培根铸魂、以文化启智润心,4月8日下午,淮滨高中2025年学生主持人大赛决赛在学校五号报告厅如期举行。副校长代柿江、纪委书记甘海锦、团委和艺术中心负责人以及一众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活动。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6组选手脱颖而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