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艺:莫言谈戏剧文学,中国微短剧走向全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44:00    

▷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孙甘露、毕飞宇等捐出代表作手稿。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会上举行了珍贵文献捐赠仪式。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束沛德,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主席毕飞宇,上海作协主席孙甘露,阿英长孙钱荣毅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珍贵文献,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接受捐赠,并回赠入藏证书与纪念品。

捐赠现场

▷王蒙开讲“春天第一课”:保持好奇,活出“人”的滋味。近日,中国作协“文学e路同行——欢迎网络作家回家”作家活动周举办。其中,作家王蒙作为主讲人带来了“春天一堂课”分享活动。王蒙以“华容道”和“赠绨袍”两个典故为例,谈到语言准确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动人魅力。他建议年轻作家们,要丰富经历,多加思考,不要当“空头文学家”。对于当下热门的AI与文学话题,王蒙表示,AI能写出让人佩服的诗歌,而这些诗歌多半正确但平庸,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要保持好奇,活出“人”的滋味,写AI写不出的文学作品。

王蒙,摄影:王纪国

▷中国微短剧全球市场表现亮眼。近日,《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视听类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凸显。2024年,中国视听类应用(含港澳台地区)在全球下载量Top100榜单中占比超过1/4,营收占比接近30%。其中,中国微短剧为文化出海贡献了重要力量。2024年,在下载量Top100榜单中,中国应用新增3款,其中2款为微短剧应用;2024年中国出海短剧App充值收入近6亿美元,下载量突破3.7亿次,在收入规模榜单中,微短剧独占8席,成为推动中国故事走出去的“文化轻舟”。

活动现场

▷AI时代,批评何为?近日,“互联网、大数据与AI时代的文学批评”在思南读书会举办。批评家王侃指出人工智能会深刻地改变读与写的关系。“未来‘写’不再是一个问题,现在要思考的其实是如何成为一个理想的读者。”他认为未来可能出现“读者想读什么,就让人工智能写出什么”的私人定制。批评家方岩对于AI能不能取代人类写作的提问,他认为“该来临的时候终会来临”。批评家木叶则认为“好的文学评论会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说到底,时代和科技注定不断变化,但文学批评是审美,更要是美。”

从左至右:罗昕、王侃、木叶、方岩,摄影:马何霖

▷莫言戏剧文学国际研讨会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会上致辞,莫言是一位富有戏剧艺术思维的作家,从他的《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中都能看到丰富的戏剧元素。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曾有很多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剧作家,莫言用他的剧作扩充了他的文学世界版图。莫言在会上表示,他一直认为中国的古典小说里包含了很多戏剧的元素,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学跟舞台演出、短视频并存的网络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许多讲故事的方式 ,也确实需要许许多多的好故事。在小说与戏剧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高墙或鸿沟,好的小说戏剧性是必须具备的,而对于戏剧而言,文学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研讨会现场

▷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近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举办,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中国科幻阅读产业2024年总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10.7%,2017至2024年连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科幻影视产业2024年总营收67.1亿元;中国科幻游戏产业2024年总营收718.1亿元,同比增长10.2%等。

相关数据图

▷“奇兽传说”动物主题特展开幕。3月29日至6月2日,上海图书馆东馆联合童书品牌浪花朵朵呈现“奇兽传说”动物主题专题展。展览以"麒麟贡"故事为引,串联50余种典籍,分别讲述麒麟、狮子、犀牛、凤凰、鲸和龙六类动物的历史与传说,深度挖掘上图馆藏典籍背后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让记载于文献中的动物 “跃然纸上”,使深藏于书阁的典籍“重焕生机”。此外,策展团队与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师生合作,结合典籍,为奇兽专题创作八组不同形式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并邀请数位插画艺术家、手账达人、涂鸦艺术家为展览进行全新创作等,从多个角度带领观众进入这场奇妙之旅。

展览现场

▷《雁回时》进入爆款俱乐部,《棋士》热度破26000。近日,改编自网络作家千山茶客小说的古装电视剧《雁回时》热度破30000,成为腾讯2025第一部破30000的电视剧,成功进入爆款俱乐部。该剧讲述了女主庄寒雁从被弃孤女逆袭为谋略家,男主傅云夕则以大理寺少卿身份智斗权谋,两人“双强”联合复仇的古寺。而由王宝强,陈明昊主演的《棋士》在腾讯视频播出四天热度破26000,一经开播同样迅速引发热议。王宝强一改往日喜剧形象,在剧中出演被生活逼入死角的小人物,“电影质感”“剧情精彩”“王宝强演技”等成为高频关键词。

电视剧海报

▷第十五届北影节4月18日开幕,《好好的》等三部国产片入围“天坛奖”。本届北影节将于4月18日至26日举行。在9天时间里,北影节将举办“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BJIFF核心论坛系列活动等多场活动。近日,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最终入围名单公布,共15部作品入围,其中有3部国产影片《好好的》《如意饭店》《大风杀》。此外,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导演、演员姜文担任。

主海报

相关文章
  1. 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雅集”活动聚焦民族文献收藏保护

    “文瀚雅集”活动现场。(中国国家版本馆供图)“文瀚雅集”活动日前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办,聚焦“民族文献的收藏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来自内蒙古、辽宁、河北、云南等地的古籍文献收藏家带来并展示了90余件典籍珍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等机构的

    0 2025-04-01 22:25:00

  2. 印尼班达海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

    来源: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01日18时15分在印尼班达海(南纬7.60度,东经128.55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

    0 2025-04-01 19:01:00

  3. 外媒:中国车企在泰国走高端路线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4月1日电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东南亚最大规模的汽车展会“曼谷国际汽车展”近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在参展的全球近40个品牌中,中国企业占近四成。报道称,泰国被视为东南亚汽车市场的试金石,中国大型汽车企业正在泰国强化高端路线,将瞄准有购买力的高收入阶层,加速推出高端车型。(周庆)海外网版

    0 2025-04-01 17:33:00

  4. 科创成果“触手可及”!瘫痪者行走、失语者“说话”、盲人“复明”前景可期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潜力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推动力、支撑力。《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十位,是唯一进入世界前十行列的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和引领

    0 2025-04-01 15:37:00

  5. 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

    原标题:生活观察|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近日,一场医学与AI相遇的头脑风暴在2025中关村论坛展开,相关领域专家在“医学AI创新与发展”平行论坛上畅议未来。不论是作为医生助手“上岗”,还是赋能医疗器械研发、智慧医院管理,AI在医学领域的诸多创新实践为患者带来福音。专家指出,需加快相关

    0 2025-04-01 1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