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打1针!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开出全国首方
今天早上,全球首款每月仅需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成功开出全国首方。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球总数近30%。为患者探寻更优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是众多医学研究者面临的难题。
今天宣武医院开出的这张药方中,涉及的新药为多奈单抗注射液(Donanemab Injection)。“多奈单抗是目前唯一在中国获批,且在说明书中明确建议淀粉样蛋白斑块清除后可停止治疗的淀粉样蛋白靶向治疗药物。”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唐毅介绍,宣武医院始终深耕阿尔茨海默病防治领域,是多奈单抗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的中国牵头单位。
唐毅说:“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从不太早,永不言迟。我们希望能够更多地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扩大早期精准诊断和创新疗法的可及性,减缓疾病进展,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于多奈单抗的临床应用效果,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教授介绍,研究显示,66%的患者在多奈单抗治疗1年内实现了淀粉样蛋白清除,从而减缓病情进展,依据治疗建议停止用药。关键性三期研究表明,多奈单抗减缓了最高达35%的认知和功能衰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常务副院长唐毅等到神经疾病高创中心病房看望使用首方的患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供图
针对疾病更早阶段受试者,多奈单抗在18个月内降低了最高达39%的疾病进展风险。与此同时,多奈单抗用药便捷,每个月输注一次,降低了患者因频繁输注带来的住院困扰,提升了治疗依从性。
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表示,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双中心”的承载单位,宣武医院将一如既往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开展高水平研究,建设全国认知障碍诊疗专科体系,推进落实国家老龄健康需求。
来源:央视网
-
他们为何都选择雄安?来看看新雄安人的答案
眼下,雄安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8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怀揣梦想,与城市一起成长,这里面,也包括已成为新雄安人的杜海军。“新雄安人”杜海军:与城一起长每天上午,雄安宣武医院代谢外科的门诊都异常繁忙,医生杜海军的专家门诊更是不断有病人加号。这个院区正式运营一年来,到这儿看病的
-
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雅集”活动聚焦民族文献收藏保护
“文瀚雅集”活动现场。(中国国家版本馆供图)“文瀚雅集”活动日前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办,聚焦“民族文献的收藏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来自内蒙古、辽宁、河北、云南等地的古籍文献收藏家带来并展示了90余件典籍珍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等机构的
-
【拼搏奋斗新时代·我的履职故事】白清元:多提“金点子”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要拿出高质量的提案,提出‘金点子’,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自治区委主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白清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翻开白清元填写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情况表》发现,他去年的履职经历可谓忙碌而充实,提交了《关于加快建
-
科创成果“触手可及”!瘫痪者行走、失语者“说话”、盲人“复明”前景可期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潜力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推动力、支撑力。《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十位,是唯一进入世界前十行列的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和引领
-
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
原标题:生活观察|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近日,一场医学与AI相遇的头脑风暴在2025中关村论坛展开,相关领域专家在“医学AI创新与发展”平行论坛上畅议未来。不论是作为医生助手“上岗”,还是赋能医疗器械研发、智慧医院管理,AI在医学领域的诸多创新实践为患者带来福音。专家指出,需加快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