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刷屏!网友:热血沸腾……
追光丨这场少年们的百里徒步,为何感动全网?
清明节前夜
宁夏固原这座偏远山城
成为“英雄的城市”
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外的长街上
家长打着横幅、怀抱鲜花
夹道欢迎徒步百里归来的
1600多名学生
璀璨焰火点亮孩子们疲惫的脸庞
大人和孩子紧密相拥
流下骄傲的泪水

↑4月3日,弘文中学的学生们结束徒步,家长和市民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这群初一和高一学生
清晨四点五十分就从学校出发
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
祭奠在那里长眠的烈士
晚上八点左右返校
跋涉15个小时,往返108里
在全网刷屏
许多网友被深深感动


这108里路
几乎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
尘土飞扬、砂石遍地
最难走的部分
正是任山河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
战斗过的地方
孩子们大约要走八万步
腿疼、体力不支、脚底磨出水泡
随便一个困难都能让人放弃
但几乎所有学生都坚持走完全程

↑4月3日,弘文中学初一学生清晨4点50分从校园出发,开始百里徒步祭英烈活动。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烈士们那么苦都走过来了
我觉得我一定可以”
“累,但我不想坐保障车
因为我想当英雄,不想当‘狗熊’”
孩子们彼此搀扶、推拉着前行
体力好的孩子
抢着帮同学背书包
他们还在老师带领下高声歌唱
为队伍加油鼓劲

↑4月3日,参加徒步祭英烈活动的师生们翻越黄峁山。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这一清明徒步百里祭英烈的传统
固原这两所学校
坚持了整整三十年
1995年
固原二中
(后初中部剥离成立弘文中学)
时任校长韩宏
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文章
称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吃苦
韩宏不服气
并且他坚信
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什么学习成绩?”
在韩宏发起下
1995年,6个班372名学生
开启首次百里徒步
结果让他震惊
几乎所有孩子都走完全程
这让韩宏意识到
“孩子们渴望证明自己能行”

↑4月3日,固原二中的学生们在徒步中相互搀扶。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去的时候靠体力
返程真是靠意志力”
弘文中学英语教师刘银娟说
这是她第六次参加这项活动
初次徒步时,她还是弘文学子
穿着布鞋,背着水壶和干馍
和同学互相鼓励搀扶
翻越崎岖不平的山路
回程时脚上磨出两个血泡
雨水和泪水模糊成一片

↑4月3日凌晨5点左右,家长们手持横幅为参加徒步祭英烈活动的学生们加油。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那是喜悦的泪水
我证明了自己能做到”
那场徒步令刘银娟刻骨铭心
让她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都能够咬牙坚持下来

↑刘银娟在出发前,为学生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 吕泽 摄
以教师身份参与徒步后
刘银娟欣慰地发现
班里调皮捣蛋的孩子
会抢着帮同学、老师背书包
把水和食物与他人分享
并且大家精诚团结、分工明确
主动设立“安全员”“卫生员”等岗位
随时准备帮助他人,确保无人掉队
“独行快,众行远”

↑4月3日,固原二中学生排队依次向烈士墓碑献花。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抵达陵园后
学生们站姿笔挺,神情肃穆
面对无名烈士碑
少年眼含热泪
“保家卫国的人
怎么可以连姓名都没留下?”
“没有他们的牺牲
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
和我差不多大……”

↑4月3日,学生们在擦拭烈士墓碑。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最初,这项活动饱受质疑
家长担心孩子人身安全
还有人觉得这是“虐待孩子”
但从历届学子留下的徒步感言中
从学校对毕业生的回访中
都能发现
这场徒步确实是对体能的极大考验
但也在少年心中植下了
“团结、坚持、信仰”的种子
有孩子希望上这两所中学
只因想拥有徒步108里的经历
许多家长自发充当活动志愿者
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4月3日,师生们及部分社会界人士在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祭奠活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这样一件“吃苦”的事
为何几任校长能顶着压力
接力坚持三十年?
“是孩子的坚持感动了我们
让我们意识到这是好的教育
只要对教育有益
再难我们也应该坚持”
弘文中学校长任皓说

↑4月3日,学生们在祭奠活动结束后席地而坐吃午餐。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这是一件好事
我们要用心把它做好、做成”
任皓说
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徒步前一个月
学校利用大课间、体育课
给学生安排专项体能训练
如跑步、走鸭子步、高抬腿等
对于身体条件不适宜徒步的孩子
学校也会委婉“劝退”
让他们以观看录像的方式感受徒步

↑4月3日,参加徒步祭英烈活动的师生们翻越黄峁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徒步过程中
医护人员、蓝天救援队人员
交警、保障车辆等
一路为师生保驾护航
“有些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们不能害怕担责任就不做”
任皓说

这场少年人的徒步壮举
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陵园位置偏
过去来的人不多
随着学生徒步活动影响力扩大
和社会缅怀英烈的氛围日益浓厚
近些年
每年至少有五万人前来祭扫”
任山河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
杨秉选说

革命先烈走过的血与火之路
如今繁花盛开
少年踩着先烈的脚印
踏上新的征程
这信仰穿越时空
在盛世浩然不朽
新华社
记者:马思嘉、马丽娟、冯开华
来源: 新华网
-
确认!DNA比对成功,他找到了,在沈阳!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等待了73年之久方汉炳终于知道了父亲方金耀的归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您与方金耀烈士的DNA比对成功”今年清明节前夕当颤抖的手接过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送来的DNA比对告知书73岁的方汉炳落下了泪水……方汉炳于1952年出生于湖北黄冈麻城市麻溪河村那一年,21
-
全网刷屏!网友:热血沸腾……
追光丨这场少年们的百里徒步,为何感动全网?清明节前夜宁夏固原这座偏远山城成为“英雄的城市”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外的长街上家长打着横幅、怀抱鲜花夹道欢迎徒步百里归来的1600多名学生璀璨焰火点亮孩子们疲惫的脸庞大人和孩子紧密相拥流下骄傲的泪水↑4月3日,弘文中学的学生们结束徒步,家长和市民热情迎接。新华
-
《阳光洒在长街上》获奖!
长安街知事出品的《阳光洒在长街上》,得奖了!据中国音乐家协会消息,近日,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24年度优秀歌曲评审结果完成公示,20首优秀歌曲正式向社会发布,其中包括《阳光洒在长街上》。 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优秀歌曲推选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于2017
-
潍坊市坊子区:清明缅怀英烈 赓续奋斗力量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4月2日,潍坊市坊子区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退役军人代表来到庄龙甲革命烈士纪念园,参加“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现场举行了庄严的祭扫仪式,大家认真聆听了庄龙甲烈士的生平事迹,并向烈士敬献花篮。同时,退伍老兵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革命
-
人民日报讲述英烈故事:那年,英雄正年轻
原标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那年,英雄正年轻远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易县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供图官兵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进行纪念活动。刘须连摄“八女投江”群雕。本报记者 郭晓龙摄四行仓库旧址修复还原的弹孔墙。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供图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