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圆满完成冬季保供任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41: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为期120余天的冬季保供工作圆满收官,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组建运营以来,储能技术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为主线,以HSE一体化平台为抓手,狠抓作业过程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环保流程数字化落地,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开局之年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总体平稳,荣获集团公司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面对正式接管运营后的首次冬季储气调峰保供任务,公司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管控措施,成立生产运行、工程物资、HSE监督、综合保障、保供宣传等专项工作小组,提前对设备设施进行排查维护,制定“初期稳采、中期高采、末期尽采”采气策略。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濮阳基地,开展运营元年规模最大、最贴近实战的大型井喷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冬季保供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镇的文23储气库,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文23储气库仅用3天便顺利完成采气转注气切换工作。在本轮采气过程中,单日最高开井86口,连续26天单日采气量超过1800万方,采气量累计超12亿方,日最高冲峰能力达3253万方,较上一周期增长141万方,以强大的调峰保供能力为中东部地区能源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的金坛储气库,作为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被誉为“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本轮保供期间,金坛储气库注采气工况转换4次,连续7天满负荷采气,共计27天日采气量超过1000万方,保供采气量创历史新高。面对17条总长28.58千米、连接40座井场的复杂集输管线巡护环境,金坛储气库引入无人机巡查,每日3条航线各飞行一次,实现辖区天然气管线巡查全覆盖,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护的短板,确保了输气安全。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的刘庄储气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首座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在本次冬季保供中,刘庄储气库顺利完成扩容工程JH15、JH16井注采完井作业,实现注气期连续无间断注气,注气量高达9450万立方米,刷新了历年注气量记录,刘庄作业区荣获国家管网集团2024年度生产运维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1. 江西安远:老旧小区加速改造 居民幸福“旧地升温”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民生项目,也是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举措。近日,江西安远县1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轮改造将惠及646户家庭,帮助他们实现从“简单安居”到“优质宜居”生活的美好跨越。在马湖龙小区等周边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挥舞着巨大的铲斗,对老旧破损的路

    0 2025-04-02 17:02:00

  2. 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圆满完成冬季保供任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为期120余天的冬季保供工作圆满收官,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保障。自组建运营以来,储能技术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为主线,以HSE一体化平台为抓手,狠抓作业过程管控和应急能力建

    0 2025-04-02 11:41:00

  3. 闽粤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开工

    3月30日,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开工建设,我国天然气“全国一张网”进一步织密。项目建成后,将打通福建省与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运营断点,完成海西管网二期与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漳州液化天然气(LNG)资源可以反输粤东地区,实现闽南和粤东地区天然气资源双向输送。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

    0 2025-04-02 10:54:00

  4. 江苏“宝马车致1死7伤案”开庭:嫌疑人涉嫌交通肇事罪,未当庭宣判

    江苏徐州“宝马车致1死7伤案”有了新进展。2025年4月1日,嫌疑人马某男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在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马某男坚持案发时自己失去意识,公诉机关则认为,马某男构成交通肇事罪,建议法院对其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指控其不认罪认罚,建议从重处罚。法庭未当庭宣判。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

    0 2025-04-02 09:33:00

  5. 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雅集”活动聚焦民族文献收藏保护

    “文瀚雅集”活动现场。(中国国家版本馆供图)“文瀚雅集”活动日前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办,聚焦“民族文献的收藏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来自内蒙古、辽宁、河北、云南等地的古籍文献收藏家带来并展示了90余件典籍珍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等机构的

    0 2025-04-01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