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产品如何区分
在区分相似产品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商标外观
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视觉形象是否容易使普通消费者产生混淆。
商标读音
商标的读音是否相近,可能导致消费者听觉上的混淆。
商标含义
商标的含义是否相同或近似,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
商品功能、用途
商品在功能、用途方面是否相同或相似。
销售渠道和消费对象
商品的销售渠道和目标消费群体是否相近。
市场认知和消费者习惯
相关公众对商品的一般认识以及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法律依据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等相关法律法规。
专利法规定
对于外观设计专利,需判断相似设计是否属于同一产品,并考虑设计特征的整体、部分或其结合是否相似。
等同特征
判断是否存在等同特征,如产品部件位置的简单移动、技术特征的分解或合并等。
质量指标
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指标,如品牌声誉、检验报告、用户评价等。
通过上述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两个产品是否相似。需要注意的是,相似性的判断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并且可能受到法律、市场和消费者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唯品会4.19品牌特卖节今晚开启:BURBERRY、COACH爆款低至2折
特卖电商唯品会宣布,其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促活动之一4.19品牌特卖节于4月16日晚8点正式开启,活动将延续至4月20日早10点。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16日晚8点,将上线限量爆款活动,数万款超值爆款限时抢,活动中还精选出上万款超值尖货,多数价格创下2025年新低。同时,活动开始后的前4小时,还有闪
-
部分合同暗藏“仲裁陷阱”,别让高收费挡了维权之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协商不成,一般人想到的解决办法都是打官司。但有些无良机构,会故意在合同中埋下“霸王条款”陷阱,通过强制“走仲裁”的方式,让消费者想打官司也打不了。而仲裁相比起打官司,成本要高出几十甚至数百倍……走仲裁花1150元 打官司只要零头在石家庄上班的小李,前段时间碰上了
-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推动建立集体诉讼机制
2025年3月14日,刘先生等18名消费者对“长春赛文游泳健身有限公司”提起消费民事集体诉讼调解结案,被告同意退还全部预付款9719元。此案是吉林省消协在全国率先探索成功的第一例按照代表人诉讼的方式开展的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案例,标志着吉林省消协组织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工作机制新的突破。多年来,省消协认真
-
“商家争夺战”来临?电商平台力推惠商政策
在以低价吸引用户之后,电商行业又将目光瞄准了商家。近年以来,在争夺新老商家留存的背景下,各个平台各自发力,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平台纷纷推出各项惠商举措。在这些头部平台的带领下,未来将走向“全面惠商”新时代?平台发布惠商举措4月3日拼多多宣布,平台将推出“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
-
关税政策引发美国消费者焦虑,多家当地零售商表达担忧情绪
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的所谓“对等关税”引发了美国消费者的情绪焦虑,同时对美国本土零售业带来震动。当地时间4月11日,密歇根大学发布了最新的消费者情绪指数。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较3月份暴跌11%。由于对贸易战发展态势的担忧日益加剧,消费者信心指数自2024年12月以来已下跌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