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浉河区:“小兰花”绽放 “大产业”飘香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徐铭
“别看这小小一支兰花,有的可价值连城。我们这儿有一盆两苗的兰花拍到了200万元!”4月6日,在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陈湾村的大别山兰花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基地中,负责人张刚正弯腰轻抚一株叶片镶金线的蕙兰。在他的身后,60万盆兰花在3个大棚中绵延成浪,煞是壮观。

(图 赵丹 吴冬婉)
行走在兰花大棚中,香气四溢,直沁心脾。张刚指向一丛抽着花剑的蕙兰,每朵花与花茎相接处,都缀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这是兰花分泌的花蜜,尝尝?”记者用指尖轻蘸蜜珠,放入口中轻抿,馥郁的香气瞬间化作舌尖上的一抹清甜。

(图 赵丹 吴冬婉)
“三十年前,我在大别山爱上野生兰花时,可没想到能把兰花当成自己追寻的事业。”张刚笑言,基地建设还不到2年,实用面积就已经达到53亩。目前,项目计划流转170余亩土地,由设计院规划设计图纸,高规格打造大别山智慧兰花产业园,预计在十一国庆节前完成一期工程。

(图 赵丹 吴冬婉)
“在喜爱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大别山兰花的独特性。这里,不少野生兰与茶树共生,根系相连、香气交融,让茶叶也浸润了兰花特有的馥郁香气。”如今,已身为河南省兰花产业联盟会长的张刚,谈起兰花时眼神中绽放着光彩,“去年,市里成立了信阳市兰花保护利用协会,并成功举办了信阳市首届大别山兰花博览会,‘大别山下一枝兰’走出了发展的大路径。”

(图 赵丹 吴冬婉)
随着“兰茶共生”的新思路打开,基地的发展也找到新的“绿色增长点”。“我们与高山上的合作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研发制作出兰花茶,四月上旬即将上市。信阳茶文化节就要到了,游客上山采春茶,下山赏兰花,届时还能品尝到‘长’出兰花的毛尖新茶。”张刚介绍,基地还与知名茶饮公司达成合作,准备研制新型兰花饮品,实现兰花产业从传统保护种植向高附加值赛道跃迁。

(图 赵丹 吴冬婉)
近年来,浉河区依托兰花等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以开发新产品、做强深加工为突破口,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效应,引导和带动广大村民走上了绿色、高效、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 赵丹 吴冬婉)
“我们和高校进行联盟,通过6年的不懈努力,先后被批准为河南省观赏药用兰花工程研究中心大别山实验基地、河南省兰科植物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等,并积极申报了大别山兰花种子基因库。下一步,我希望打造一个颇具规模的兰花交易市场,并围绕‘兰花经济’不断拓展‘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小兰花’不断走出发展‘大路径’!”谈及未来,张刚信心满满。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金寨县: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皖新闻讯 春季百花盛开,茶香氤氲。在大别山腹地,一幅红绿交织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金寨县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沉睡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2024年,金寨县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综合收入118亿元,分别增长6.5%、18.34%。数字背后
-
东湖评论:中医药溯源强质量,跨界融合开新局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了8方面21项重点任务,从资源保护到国际标准对接,构建全产业链升级路径。作为首个针对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发展纲要,该文件既着眼产业现代化转型,更注重基层惠民实效,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制度动能。强基固本,畅
-
4月15日,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5年兰花展
来源:【绿色中国】直播时间:2025年4月15日上午10:00-11:30,《探秘自然之兰——对话濒危植物背后的守护者》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5年兰花展,带你了解珍稀兰花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对话版纳植物园兰花保育专家,见证兰花保育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最新进展。让我们共同聆听这场跨越
-
加快培育绿色智能的算力产业生态
作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核心力量,正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龙南万亩脐橙迎花期 绘就春日振兴新图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龙南4月12日电(熊锦阳 李林烜)4月12日,江西省龙南市5.98万亩脐橙迎来盛花期,为果农们播下了丰收的希望,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在龙南市南亨乡东村村脐橙种植基地,脐橙花如雪般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淡雅清香,游客穿梭于花海间打卡拍照,农户在果林间开展管护,一幅“农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