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这个春天,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发展融合的消息频传——
3月24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特别联委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东盟十国主管部门和东盟秘书处官员出席会议。双方积极推动解决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剩余事项,同意尽快完成文本法律审核工作,为签署议定书做好准备。
4月10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在天津顺利召开,会上涉及8个国家的18个项目签约,金额总计47.95亿元。
同一天,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磨憨铁路口岸,一列载有1600吨老挝大宗商品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经此顺利入境。昆明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150.8万吨、货值4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17.5%。
“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日前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贸易合作持续扩大——
4月11日,一辆辆满载手机配件、电脑零部件等产品的货车正通过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前往越南北宁省、北江省。“友谊关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服务中越两国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的主要陆路通道。”南宁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两月,经友谊关口岸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货值722.3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对越南进出口610.4亿元,同比增长10.6%。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互惠互利。从进口看,目前中国有近54%的进口商品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国超大市场持续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从出口看,我国出口到周边国家的商品有消费品、设备、零部件等,促进了周边国家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双向投资不断拓展——
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的正式通车让地区国家圆了“铁路梦”“高铁梦”,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项目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已带动250多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超过23万个就业岗位,不仅提升了中巴合作水平,也促进了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3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4%,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32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87.6亿美元,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持续完善。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中亚班列开通新线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度开行破万列……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周边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加速度,三大全球倡议在周边国家先行先试,中国方案、中国理念在周边国家深入人心。中国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亚信等框架下合作,搭建多层次、跨领域合作平台,携手周边国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密切沟通、加强合作,给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
美国人开始飞中国代购中国制造
美国人开始飞中国代购中国制造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英媒指出3点原因
【文/观察者网 邵昀】“中国有能力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4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刊登评论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注定会失败”。在文章作者、咨询机构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创始合伙人兼研究主管葛艺豪(Arthur Kroeber)看来,尽管美
-
中国要多少石油 俄罗斯就给多少石油
4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对于如果美国对华石油供应降为零,中国会否购买更多俄罗斯石油的问题,鲁登科答复说:“我认为,中国的行动首先将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如果国家利益要求购买石油,中国当然会这样做,这是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据报
-
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落幕 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第一
新华社塞尔维亚兹拉蒂博尔4月13日电(记者石中玉、单磊)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13日公布了刚刚在塞尔维亚兹拉蒂博尔落幕的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金牌榜,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以61金21银16铜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本次U15中夏会5日开幕,12日闭幕。据中国代表团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国队参加了
-
棒棒棒!大同市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近日,财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经过专家组评审,大同市最终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33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全国20个实施该项目的城市之列,将获中央支持资金1亿元、山西省支持资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