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费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指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这一概念最早由纽约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用于衡量消费者从购买商品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或福利。
具体来说,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心理差额。当消费者愿意为某商品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价格时,他们就会产生消费者剩余。例如,如果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100元,而实际支付价格为8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20元。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通常是通过需求曲线来进行的。需求曲线显示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计算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来得出。
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衡量了消费者的个人福利,还反映了市场的效率。当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的最高支付意愿时,消费者就会获得额外的福利,这部分福利即为消费者剩余。因此,消费者剩余是衡量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或福利,它体现了消费者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是衡量市场效率和个人福利的重要指标。
-
唯品会4.19品牌特卖节今晚开启:BURBERRY、COACH爆款低至2折
特卖电商唯品会宣布,其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促活动之一4.19品牌特卖节于4月16日晚8点正式开启,活动将延续至4月20日早10点。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16日晚8点,将上线限量爆款活动,数万款超值爆款限时抢,活动中还精选出上万款超值尖货,多数价格创下2025年新低。同时,活动开始后的前4小时,还有闪
-
部分合同暗藏“仲裁陷阱”,别让高收费挡了维权之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协商不成,一般人想到的解决办法都是打官司。但有些无良机构,会故意在合同中埋下“霸王条款”陷阱,通过强制“走仲裁”的方式,让消费者想打官司也打不了。而仲裁相比起打官司,成本要高出几十甚至数百倍……走仲裁花1150元 打官司只要零头在石家庄上班的小李,前段时间碰上了
-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实际增长5.6%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7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
-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推动建立集体诉讼机制
2025年3月14日,刘先生等18名消费者对“长春赛文游泳健身有限公司”提起消费民事集体诉讼调解结案,被告同意退还全部预付款9719元。此案是吉林省消协在全国率先探索成功的第一例按照代表人诉讼的方式开展的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案例,标志着吉林省消协组织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工作机制新的突破。多年来,省消协认真
-
“商家争夺战”来临?电商平台力推惠商政策
在以低价吸引用户之后,电商行业又将目光瞄准了商家。近年以来,在争夺新老商家留存的背景下,各个平台各自发力,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平台纷纷推出各项惠商举措。在这些头部平台的带领下,未来将走向“全面惠商”新时代?平台发布惠商举措4月3日拼多多宣布,平台将推出“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